高僧德祥“有《夏日西园》诗:‘新筑西园小草堂,热时无处可乘凉。池塘六月由来浅,林木三年未得长。欲净身心频扫地,爱开窗户不烧香。晚风只有溪南柳,又畏蝉声闹夕阳。’……太祖见之,……谓德祥曰:‘汝诗热时无处乘凉,以我刑法太严耶?又谓六月由浅,三年未长,谓我立国规模浅而不能与礼乐耶?频扫地,不烧香,是言我恐人议而肆杀,却不肯为善耶?’皆罪之而不善终”。(郎英《七修类稿》卷34)又有一次,“太祖私游一寺,见壁间有《题布袋佛》诗曰:‘大千世界活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也何妨!’因尽诛寺僧”。(同上书,卷37)
  
更奇怪的是,这个“歹朱”皇帝连千年之前的古人也不放过。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阅读《孟子》,见其批评君主的言论,竟咬牙切齿说:“使此老在今日宁得免耶!”(全祖望《鲒埼亭集·辨钱尚书争孟子事》卷35)活脱脱一个屠夫口吻。无奈孟轲已死,只好将其神位撤出孔庙,以泄愤恨。又下令大删《孟子》,变成《孟子节文》一书,颁行天下。
  
当然,朱元璋制造的文字狱远不止这些,明代文字狱也不止洪武一朝。从朱元璋到崇祯皇帝朱由检,文字狱贯穿明代近三百年,其血腥恐怖程度,皆与朱元璋大体相仿。限于篇幅,我们不必一一细述。

二、清朝建立后文字狱一直在上升
  
清王朝建立后,完全继承了明王朝朱元璋大搞文字狱的传统。特别是号称“盛世”时期的康雍乾三代皇帝及其爪牙,每每抓住一言半语,肆意歪曲,对知识分子进行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血腥屠杀,创下了中国文字狱的最高峰!其中尤以雍正、乾隆父子制造的文字狱最多。而清王朝建立后,文字狱一直在上升,我们仍然举例说明。
  
顺治二年(1645年),江阴人黄毓祺因诗句“纵使逆天成底事,倒行日暮不知还”,被指为反清复明而戮尸灭门。
  
顺治五年,刻书家毛重倬翻刻《制艺》一书,其所作序言只用干支纪年,而未书“顺治”年号,被朝廷认定“目无本朝”而砍头,并规定“自今闱中墨牍必经词臣造订,礼臣校阅,方许刊行,其余房社杂稿概行禁止”。从此设立了言论检查机构,专对出版言论进行深文周纳。
  
明熹宗天启朝内阁首辅朱国祯受魏忠贤排挤,告病回到老家浙江乌程,编纂明史。清初浙江湖州富户庄廷龙,双目皆盲,不很通晓史事,但他受“左丘失明,厥有《国语》”的鼓舞,从朱国祯后人手里买了一部朱氏未刊刻的《列朝诸臣传》,然后延揽江南有志于修纂明史的学者,加以增润修订,补写了崇祯朝和南明史事,定名《明史辑略》。在叙及南明史事时,仍用明朝年号,不奉清朝正朔;书中涉及明末建州女真与明朝关系,直书努尔哈赤名字,斥骂入关清军为“夷寇”、降清之尚可喜为“尚贼”等等。这部《明史辑略》刊刻之后,起初并无妨害。

赞赏

李西堂:恐怖的文字狱-焦点新闻微信赞赏李西堂:恐怖的文字狱-焦点新闻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