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0个月,我国生猪产业链表现吊诡:猪价从年初起飞,并於5月达到历史高位;与此同时,往年「猪周期」常见的散户追高并未同步出现。据农业部数据,今年10月生猪存栏37709万头,同比下降3.4%。伴随上述现象,今年以来「洋猪肉」进口也达到历史性高位。
▲图片来源:东方IC
而巨量进口的背後,是悬殊的生猪内外价差。事实上,横亘中国生猪产业链20年的「猪周期」,眼下正受到有史以来最高进口量的「洋猪肉」的挑战。「洋猪肉」咄咄来袭,市场又将几分天下?生猪产业链表现吊诡,潮水退去都有谁在裸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从这些数据以及现象的背後,挖掘出中国生猪产业链向规馍化演进的真实图景。
2.5元/斤 VS 8.5元/斤
今年前10个月,共有139.4万吨猪肉漂洋过海,进口到中国。据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10月我国进口猪肉共11.54万吨,环比下降17.8%,但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上涨43.5%,而1~10月份累计进口猪肉量更是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32.8%。
「美国目前生猪价格约为每斤2.5元,中国则是每斤8.5元。」美国肉类出口协会副总裁何嘉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入中国的猪肉,还会按屠宰分割後的不同部位有不同价格。目前,美国生猪养殖者每卖一头猪,会亏损约140元人民币。」
▲图片来源:东方IC
中美两国间生猪价格相差6元/斤,为何会形成如此大的价差,是否又会对市场上的国内生猪价格产生巨大影向呢?
「一头猪大约可以屠宰出体重70%以上的猪肉,现价每斤8.5元的生猪,可得出猪肉成本约为12元,进入批发环节後还要再加上屠宰企业的利润。」中国生猪预警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也意味着,粗略计算美国生猪屠宰後猪肉成本约在每斤3.6元,即使按照不同部位分别计算,绝大部分进口猪肉也都会比中国更便宜。」
「洋猪来了」绞杀国内猪价
以一种廉价进军的姿态,今年以来「洋猪肉」大量涌入中国。
据弘羊生物数据监测,今年前9个月,猪肉进口量比上年全年进口量还多出了64.4%,1~9月生猪产品贸易逆差达到36.21亿美元,同比增长2.6倍。而「洋猪肉」大举进军中国,其原因在於今年以来我国生猪产能与实际消费需求出现了缺口。
以粮农组织的历年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猪肉生产国以及消费国,每年我国都生产出占到全球产量一半的猪肉,同时也大致消费掉全球消费量的一半。每年,中国的猪肉消费量都在5500万吨上下,根据粮农组织的预测,到2022年,中国猪肉消费需求有望达到6078万吨。
▲图片来源:东方IC
而今年我国生猪产能是多少呢?根据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此前撰文,2015年我国国内猪肉供给缺口达80万吨,美国农业部预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这一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107万吨。
现在,猪肉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开始成为全球猪肉进口第一大国。在市场观察人士看来,量价齐增,成为缠绕在进口猪肉项目上的一道「魔咒」。
统计近3年猪肉进口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中国进口猪肉呈现出「单价、数量、总价齐增」的局面:
2014年,进口量为56万吨,到岸单价为每斤5.7元;
2015年,进口量为77.8万吨,单价为每斤5.8元;
今年前10个月,进口139.4万吨,单价为每斤6.5元。
据农业部统计的每月第四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数据,再对比今年每月猪肉进口数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洋猪肉」不仅来了,而且立刻便展开了对国内猪肉市场的「绞杀」。
▲每日经济新闻 制图
农业部数据显示:我国生猪价格在今年5月份达到每斤10.3元的顶峰後,便开始进入下滑区间。海关数据显示:今年前十个月中,猪肉的进口量在6月份达到峰值,为19.4万吨,同比增长达214.6%,也是增量的最高值。在此之後,进口量与进口增量均出现了逐月下滑。
两个数据周期曡加对比,不难发现:今年的5~6月份,一方面出现了国内生猪价格高点,一方面进口猪肉量骤然翻番,随後,洋猪肉边涨价边加量涌入中国市场,而国内生猪价格曲线随之下跌。
这其中的逻辑何在?
「我们所看到的海关每月猪肉进口数据,实际上反映的是至少两个月前中国猪肉贸易商在国外所下的订单,也就是说,我们看到6月份猪肉进口量达到峰值,实际上至少也是三四月份所下的订单,并在4月份发货。」冯永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一般来说,(进口猪肉)从美国发来中国,需要一个半月以上的航运,加上清关的时间,差不多在两个月。」
这意味着,猪肉进口量在6月达到峰值,在年初生猪价格出现上涨信号後,国内猪肉贸易商即行动起来大量进口「洋猪肉」,而随着国内生猪价格在6月左右开始回落,猪肉进口量亦随之逐月下降。
那麽,「洋猪肉」为何那麽便宜?记者注意到,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规馍化程度高是主因
「洋猪肉」之所以会翻倍涌入中国市场,两国间较高的差价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美国目前的生猪价格约为每斤2.5元,中国则是每斤8.5元。」何嘉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中国进口猪肉相比去年出现很大增幅,主要原因还是较大的生猪价格差异。
出现如此大的价格差异原因何在?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规馍化程度的高低是其中的主因。
农业部数据显示,中国目前还有55%的生猪由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提供。而在美国,根据美国农业部2012年的报告显示,从2007年至2012年6年间美国猪场数量减少了29%,而规馍化集约化程度却不断上升,目前80%以上的美国生猪由规馍化猪场提供。
▲每日经济新闻 制图
在规馍化养殖程度比较高的美国,生猪饲养成本会大大降低。如果按照生猪出栏体重为240斤的平均数据粗略换算一下,美国生猪养殖的成本约在每头740元人民币,即每斤3.1元。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研究员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在中国,不同的养猪形式有着不同的成本构成,从个人散养、公司规馍化到公司加农户,不同馍式下的成本构成又有着不同计算。根据我们的调研,散养户的成本大概是每斤5.8元到6.6元之间。」
那麽,规馍化养殖场的成本又如何呢?根据温氏集团披露的上半年财报,温氏上半年共出栏生猪804.89万头,营业成本为1371元/头,如按每头生猪出栏体重为240斤计算,则其上半年生猪出栏营业成本约为每斤5.7元。
而借助较高的规馍化养殖水平,美国也实现了对境内生猪养殖资讯的及时掌握。
在美国农业部及政府相关行业网站,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其对生猪存栏资讯的统计细致到了按照所在州、仔猪与母猪、育肥猪不同体重组、不同产能下繁育能力的划分,资讯的细分带来资讯的高信任度,进而促进生猪市场的相对稳定。
▲截自美国农业部官网
「对任何市场而言,资讯的及时与透明都很重要,将生猪养殖资讯细化到这种程度,有利於养殖企业之间把握市场趋势。比如得知仔猪存量普遍过高的资讯,那麽可以安排不同出栏时间以错开生猪供应高峰期。」郭静利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过多的散户,将导致资讯难以及时统计和传导,市场资讯以讹传讹,网路消息层出不穷真假难辨。」
先进的养殖技术带来高产能
河北廊坊养猪大户孙少志进入生猪养殖行业已有20年,其养殖规馍在京津冀地区位列前五强。在他看来,规馍化猪场的技术优势,带来成效显着的成本控制。
「为甚麽进口猪肉能这麽便宜?技术差距太大。美国一头母猪,平均一年可产23头小猪,在欧洲甚至可产28头,在中国呢?大型猪场才能做到平均17~18头。即使按照最近的生猪产业五年规划,到2020年,目标也只是年产19头小猪。」孙少志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生猪控制成本与实现盈利的关键,就在於技术。」
▲图片来源:东方IC
温氏集团种猪分公司一位负责人曾表示,成本控制的目的就是要让单头成本降下来,首先分子要减小,分母增大,把分母无限增大才能够降低单头饲料成本。
养殖生猪的成本中,饲料占了六至七成,疫苗兽药、人工场地水电等合计占约三成。对於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养殖散户来说,无论是对饲料等生产资料的议价能力,还是对先进技术的采纳能力,都因受限於资本和规馍实力而无力承担。
「与散户不同,规馍化养殖带来专业化,专业化才有利於育种、防疫、人工授精、饲养管理新技术的使用,新技术又有利於降低死亡率、提升生产力,比如场内保持光照和温湿度恒定,这种系统便不是普通养殖散户有实力上马的。」冯永辉表示:
「并且,美国已经实现了完整的纵向产业链整合,也就是说从育种、饲料、机械化饲养、屠宰、配送已经实现了整合,可以说目前美国大型肉类生产企业已经控制了绝大部分肉类生产的全过程。」
国内养殖散户应该慌吗?
倾向於用产业链逻辑思考进口猪肉冲击的冯永辉,对生猪产业是否会遭受廉价进口猪肉的冲击十分警惕。
他认为,「当前中国生猪产业令人担忧的现状在於,中国的养殖业产能占全球50%,但养猪成本却大大高於国外。去年美、德、巴西、越南的成本价只相当於人民币4.0~4.5元/斤,而我国的成本价是6.0~ 6.5元/斤,一度还达到7.0~7.5元/斤。国内养殖成本这麽高,一旦低价的外国猪肉大量进入,势必在中国的生猪产业链还没完成升级的时候,便挤垮很多养殖户。」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养殖户倒了,那麽与之相关的种猪、饲料、售料、疫苗、屠宰等产业链上下游也都会因此而陷入困境,并开始大幅缩减产能,关门退出的企业会大幅增加。」冯永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猪价大跌的周期里,从2014年到现在,全国饲料企业倒闭了上千家,这就是因为养猪行业亏损太严重了,饲料企业生产的饲料卖不出去所致。」
数据显示,2012年、2013年饲料企业数量分别为10858、10113家,2014年下降至7000余家,到了2015年又下降1000家,降至了6000家左右。
在行业的「警惕者」眼里,我国生猪养殖是否会因进口猪肉冲击而出现困境的关键在於未来3年。冯永辉说,「一旦国门打开,未来3年猪肉进口量会急剧增加,甚至可能突破300万吨,相当於进口4500万头猪,这一数量在国内养猪省份里排第五名左右,相当於中国多出一个养猪大省。这对国内市场的冲击非常大。既要降低这个行业的风险,也要降低这个行业的成本,未来3年是个关键期。」
▲图片来源:东方IC
而在另一方看来,低价洋猪肉的巨量进口并没有严重到导致猪肉陷入大的困境,他们的观点更倾向於用现实数据说话。
「目前来看,进口猪肉量并没有大到足以冲垮国内生猪产业链的地步,并且这一条产业链上有这麽多赖以为生的人,解决了很多人的就业,如果真的进口量大到影向产业链的地步,政府一定会有所干预。」
国泰君安农业分析师王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再者说,在全球布局的巨头,也并非全部要把国外生猪进口进来,比如布局美国的企业,实际上它收购的企业相当大一个业务是在美国运营,进入国际市场,并且美国生猪养殖允许使用瘦肉精,其市场上一半的猪肉有瘦肉精,而中国允许进入的是没有瘦肉精的猪肉。」
不过,变数并非不存在。
王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变数还是有的,比如说当前南方水网地区对於生猪养殖业较为严格的环保限令,这足以对我国三分之一的生猪产能产生影向。」他认为,如果进口猪肉在国内放开的尺度加大,那冲击还是存在的。
赞赏微信赞赏支付宝赞赏
最新评论
exyeuer 在《“人口红利”概念的邪恶之处》上说:
henry 在《日本开发出一种抗衰老疫苗》上说:
个孤独 在《德国高速公路或要开始限速:每小时130公里》上说:
匿名用户 在《2015年,马云湖畔大学,一个极其危险的政治信号》上说:
焦点新闻 在《美国女模特戴特朗普面罩呼吁粉丝投票》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