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凌烟阁,迎娶美娇娘;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才子佳人这种剧情自宋代起在话本中就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我也是看了大多数答案才发现大家普遍认为娶公主是男人在婚姻方面至高无上的荣耀,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

因为中国公主可不是西方的白雪公主或辛德瑞拉,而是东方封建社会至高无上的皇亲国戚。如果只是一个三甲末等前途无亮的小白脸,愿意捏着鼻子当驸马也未尝不可能。但是请相信我,上至朝廷一品参政,下至七品县令,乃至未得封赏官身的进士们,没有几个人愿意娶公主。原因如下: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虽是男权社会,但那毕竟是圣上的掌上明珠,看小说的男人 YY 可以将公主推倒在床上肆意爱怜,真是图乃义务。这些问题我后面再说,抛开家宅不宁这一点,光是仕途上的影响就叫人承担不起。

为什么说是仕途问题,那就要说说科举制度和读书人的晋升方法和做人理念。

中国历史上那 504 个状元,个个都称得上是人中龙凤,排除在政治斗争中倒了血霉、早夭、遭贬、科举舞弊被牵连废掉功名的那二十几个惨淡之人,他们最终都至少发展成部堂级高官,或牧守一方、或潜心修撰、或位极人臣。

古以礼法治天下,层次越高的读书人规矩就越多,被宗族、座师、地域等各种关系网紧紧束缚,例如见了面就要说“我是永乐十二年殿试钦点二甲进士,座师解缙,江苏人士。奥,您是永乐三年的前辈,幸会幸会。(心想呵呵,这个老货不过是个三甲同进士出身,这辈子也就混这样了)”,搁现在则是见面就问你本科专科 211 硕博,心里盘算着你好腻害或者呵呵战五渣。

在那个科举的年代,每个读书人心中最高的追求皆是生前政绩斐然、万人敬仰,死后桃李天下、流芳百世,皇帝再给个“文”、“正”之类的谥号就要美得冒泡了。

要达到这种成就需要莫大的本事和机缘,先假设你自小要循规蹈矩、亲恭友爱、颇有孝名,少时锦绣文章、才气纵横,科举若再有幸位列三甲,调入文书阁之类的机构修几年书,给学子讲讲经。过得三五年,皇帝老儿若还记得你这么个人,提拔一二,人事调动给你个清贵的职位磨练三五年,那么你就算是为实现读书人心中的宏愿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接下来的二十年,你要通过高超的政治手腕站稳自己的山头立场,拉帮结派紧抓读书人和人臣的道德大义,和一帮碍你眼的老朽部堂撕名牌,在行政方面有所建树、为民造福且未撼动地主阶级的核心利益,最重要的是不要功高震到头上那条龙。

满足以上所有条件,那么恭喜你将最终走上人生的巅峰。

传统的科举官员真正敬服的就是这种出身书香门第、满腹才华、谦恭有礼、行政有方、作风廉洁、位高权重、面对圣上不卑不亢、敢于谏言、不谄媚于上的读书人,而科举前三甲则是距离实现这一伟大理想最近的基石。

那么这和娶公主有什么关系呢?因为唐后规定驸马不得入朝为官(至于汉朝科举后至唐朝覆灭前,文官地位只是一般般,武则天若生于宋朝八辈子也成不了女皇帝,定要撕个前赴后继,那状元更是没法和唐朝后的地位去比较了)
不得入朝为官,为官。

请允许我在殿上挥毫泼墨出一个大写的懵逼。

设身处地想想,你读了半辈子书,满腹经纶准备匡扶社稷赢得身前身后名,皇帝老儿居然说要你入赘去当个吃低保的闲散亲贵?这就好比你 27 岁获得清华大学金融系博士学位,瞅着手里央行发来的 offer 满心期待,某人突然就把你调到城镇事业单位吃全供去了,真是什么仇什么怨。

圣上举行科举是为国家选材,殿试既然看中你,朱笔圈了你的名字,那便是要在将来重用你,而不是拉进公主府的寝宫里传递优良基因。就算皇帝真的脑残,那帮翰林御史礼部吏部的官员也不会答应,朝廷确实是你家开得,但也不能想干嘛就干嘛啊,祖宗礼法还要不要了,还尊不尊重我们读书人了?昏君,昏君呐!(脑补三国杀配音),此事万万不可。

另一个值得说道的重要事情便是论资排辈和文人风骨了。

读书人讲究论资排辈,例如科举所考的四书五经,五经属于自选题,诗、书、礼、易、春秋,治其中一门经书即可,但治春秋的最为厉害,心里就看不起其它明经科的进士,仕途上也比他们好走很多,这就是阶层。再例如一甲那三位将来有机会位极人臣,但二甲临死能混到总督级别算你厉害,三甲若能在京城站住脚跟就是祖上青烟一丈五,考个好文凭是灰常有用的。

再举个具体例子,张居正称得上是中华历史上首屈一指的文臣,可政治生涯中还是有很多的污点被人挖出来痛骂。例如张居正竞选内阁大学士,差点未能通过,最后和冯保使了点手段,皇帝朱批一点签了同意。以清贵读书人的尿性,张居正需要谦虚慎言并义正言辞地拒绝这个入阁的机会以保文人气节,但为了把握时局机会,张居正捏着鼻子默认了皇帝的决定,被所有朝臣痛骂不要脸;张居正丧父理应丁忧三年,后来大家都知道,万历夺情不让他回家守丧,张居正被人戳着脊梁骨骂不孝子孙令祖上蒙羞。气节和名声压不住朝政大臣,张居正为了施展抱负只好走上了权臣的道路,死后被挫骨扬灰。

读书人骨头不硬,你走路都站不稳,又有何面目立足于朝堂之上,何况是一个大家都看不起的赘婿。哪怕是皇家赘婿,也是赘婿。

至于张居正当年那么牛怎么不废了万历自己当皇上?当然是礼法啊,他敢漏一点口风全中国都容不下他。

礼法不允许驸马入朝为官,一方面以免公主压不住驸马权势保护皇家尊严,另一方面也是杜绝后宫干政,这是铁律,想去踩踩,你咋不上天呢。

以文官系统和宦官、后宫撕了两千年的秉性来看,读书人与身残体缺的小人和媚视烟行的妖女为伍就是不知廉耻,还敢腆着脸娶公主,死后有何颜面见祖宗,还有没有读书人的气节了?

所以若有人在你中了状元后拉你去做驸马,几乎相当于在全天下读书人眼皮底下踩你的脸指着鼻子骂娘,要断了你的大好前途,此仇称得上不共戴天,可以恨到天荒地老、不死不休。

从另一种角度来说,每一科的进士们都是天子的门生,都是皇帝将来要用的人才,打磨保护还来不及,怎么可能会废掉进士们的前途呢?

所以赐婚状元作驸马是历史上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那么可能有人会觉得,假设就真的赐婚了,状元就是任性,就是要当皇亲国戚与世同休,不管怎么说也睡了皇帝女儿。

可公主看似尊贵,除非是历史上出了名受宠的公主,婚姻生活到了三十岁后都会进入经济拮据的状态,从小被最有钱的人养到大,维持那么大的公主府,逢年过节迎亲送礼,很快会坐吃山空,作为一个无功名在身的小白脸夫君,届时只能处处看人脸色,被嫌弃没本事那是轻的。

值得一提的是私生活问题,公主是那么好推的吗?驸马和公主是常年分居的,隔着一道宫墙,你在这头,你老婆住那一头;想过性生活,需要提前跟宫里申请,办好手续走好流程,在太监的陪同下行房,说不定还要看着你做运动,然后记录在案某年某月嘿嘿嘿;说句玩笑话,体位这个问题,谁在上谁在下真不好讲,说不定公主就拿驸马当人型行走独角兽;至于三妻四妾?你这是在作死,陪公主从小长大的通房婢女你都摸不着几次,头上顶着条黄金神龙,借你几个胆子也不敢胡思乱想,回府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右手左手慢动作重播吧;尤其是在逢年过节、日常请安时,驸马及驸马的父母论礼应当给公主跪下请安,在那个年代足够腻歪死你一家人了。

因此哪怕是三甲同进士出身的读书人,找个机会外放当个县令也比娶个姑奶奶强,遑论是前途一片光明的状元公。

有很多人提到了《女驸马》,我只说一点,科举进场是要脱光全身检查的,腋下、胯下都要用小棍扒拉开看看有无夹带,“谁料皇榜中状元”也只是百姓对自己认为世间最美好最值得向往的幻想罢了。

我承认这么看待文学影视作品很煞风景,理应单一辈子,汪汪。

题主问如何拒绝当驸马,我的回答有些偏题,那便补充我的个人意见。

首先的首先,皇上钦点亲事时先跪下谢恩,有意见会后私下再提,当众敢说半个不字、皱下眉头、还敢给圣上讲段子的全是花样作死。

若是宫中有人脉,去给宠妃或近臣打点一二,在皇帝耳边吹吹风,什么公主还小再多留在宫里两年、圣上当以社稷为重任贤选官,驸马之人请另做打算,再给公主吹风,专说状元郎身上有一些公主不喜的特点,但千万别造谣自己生活作风问题或不忠不孝不义等影响仕途的事情。

有空多去座师那跪几天,老头子这辈子就一次机会点出一个状元,将来还指望你在朝堂上相互扶持、继承衣钵呢,一定要声泪俱下攥住座师的袍子死都不松开。

但皇上真铁了心要当你便宜老丈人,出路只有两条:

1.若提前收到当驸马的风声,会试张榜出成绩后就赶紧订下婚约、娶个正妻,不要到金銮殿殿试上去和皇帝刚正面。娶妻要娶家族有深厚背景、容言贞淑让人挑不出毛病的那种,不然皇帝叫你休妻,你还得再写个懵逼。

2.回家找老爸:"父亲大人,儿子得蒙上天垂青做了状元,本要为家族争一个名份,可一旦做了驸马便什么都是过眼云烟。那个什么劳什子公主总不能再等三年,到时圣上必然是要改主意取消这门亲事的,这瓶鹤顶红乃是京城良品铺子正版出品、入喉见效,为了这家族基业,您就让儿子丁忧三年可好?”

星日马,妖怪的心灵导师

这个脑洞很不合理。

首先,先别说皇帝,就算是一般的人想要招女婿,也一定是要先私下沟通好,通过媒妁之约,两家把条件都谈妥了以后,才会公之与众的。不然的话,试想, 万一落花有情,流水无意,皇帝岂不是有被打脸的风险?所以说,但凡有一定城府的皇帝,一定不会在文武百官面前毫无征兆地公开赐婚。即便是眼里进沙看上了你,他肯定会先让人来试探。光政审估计就得三轮最少。

第二,自宋代以后,驸马对读书人来说,并不算很有吸引力。比如在明朝,作为贵戚,驸马是不能参政的。读书人辛辛苦苦寒窗十几年出来,不就为了考中进士获取功名,然后进翰林当庶吉士,将来有机会入阁拜相吗?你给他个驸马,那么他将来就只能到五军都督府、锦衣卫里挂个闲职,浑浑噩噩过一辈子。一下把人家的前途都毁掉了,皇帝岂不是白点了个状元?

不过,驸马在隋唐以前,门阀政治流行的时候,还是有点价值的。通过联姻,皇帝可以培植自己的政治盟友,壮大自己的力量。尤其是在汉朝(特注:此处提汉朝是为了举例说明驸马在哪个朝代比较吃香,与状元无关),皇帝为了制约相权,从外戚当中提拔亲信,建立内朝。那时候啊,驸马啊,国舅啊什么的,都是香饽饽。而且,一样的道理不仅适用于皇帝对外嫁女儿,权臣们也很热衷把女儿嫁给皇帝。比如,王莽,曹操,杨坚。

第三,即便联姻,也是在大家族之间内部进行。如果是对那些通过功名这条道路上来的寒门子弟,一般来说,皇室是没有太大的投资兴趣的。当初科举制的建立,本身就带有笼络寒士,打击门阀世家的意味,就不必再卖女儿了。董事长是不喜欢把女儿嫁给一个打工的,哪怕你是年度销售冠军。要嫁,要么是兄弟企业董事长家的公子,要么也是董事会内部哪位元老家的后生。比如,汉朝对匈奴和亲(特注:此处提汉朝是为了举例说明皇帝在挑选驸马时的考虑,与状元无关),清朝的格格嫁给蒙古王公。倒是这个状元郎自己,更有动力去攀附权贵,娶个高官家的女儿,为自己的将来铺路。

如果状元来自世家,那么,结合状元郎们的平均年龄,也大都早已娶妻生子,皇帝再行赐婚也是不合适的。勒令人家休妻更不符合礼法。(评论区提到的唐朝状元郑颢,我们就当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吧。)要知道,在古代,礼是大过天的,是天子统治合法性的来源。皇帝也不能乱来,否则舆论压力会很大的。

如果状元来自寒门且未婚,对状元郎最有兴趣的,应该还是他家乡的乡绅。放在京城,每三年都有一位状元诞生,人家百见不怪了。但在状元的老家,多少年才出一个状元呀,稀罕得不得了呢。

题主若是想写网文的话,这个桥段太烂真心不建议。

题主若是在 YY 那种屌丝逆袭梦,什么一朝金榜题名,从此秀丽端庄的天朝公主拜在你的石榴裤下,拼了命也想倒贴钱嫁给你,偏偏你还不情愿,酝酿着怎么回绝当朝天子。古代的阶层鸿沟比你想象中的大,我劝你还是醒醒吧。

赞赏

科考状元娶公主并不划算-焦点新闻微信赞赏科考状元娶公主并不划算-焦点新闻支付宝赞赏